沙棘助推生态致富大产业4
乡村网新疆讯(通讯员 杨佳丽)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,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第九师一七〇团,生态环境恶劣,自然禀赋较差,干燥的气候,脆弱的生态,使得境内土地沙漠化极为突出,常年降雨量不足40毫米。多年来该团通过种植沙棘,昔日风吹沙粒跑,满地不长草,戈壁历史荒漠景象一去不复返,如今这里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沙海金棘,正如碧绿长坝阻挡水土流失,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,社会效益、经济效益日益凸显。 从1997年起,一七〇团便开始实施绿化造林计划,大量种植防护林防风固沙,2007年团场购入沙棘苗,以节水滴灌的方式大面积种植,历经几代人、二十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和接续努力,一七〇团创造了戈壁荒滩变绿洲的“沙棘传奇”。 沙棘生长3年后,根系向水平延伸最长可达6.3米,固土面积4.8立方米,构成纵横交错的地下“钢筋网”,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壤沙漠化。沙棘种植4~5年后即可郁闭成林,枝叶繁茂,能形成一道抵抗风沙的天然屏障,保护田地、保护草地、防止水土流失。 为了提高沙棘的产量和品质,夯实产业化基础,围绕争创兵团级大果沙棘良种繁育基地,该团不断加强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苗木品系,打造新疆乃至西北地区大果沙棘种植繁育技术培训和科研基地,同时通过内聘外勤等方式,积极培养大果沙棘专业专家及农牧民乡土人才,形成户户都有技术员,辐射带动更多能力强的沙棘种植大户,提升全团沙棘种植的科技含量。 一七〇团的沙棘“生态长城”,映衬着一七〇团人几十年来坚定不移的绿色信仰。这份信仰延伸出的绿色的力量,带动当地职工群众不仅吃上了“生态饭”,还走上了致富路。 截至目前,该团共成立了13家沙棘合作社,冷库仓储1万吨,职均年收入达12万元以上,带动职工就业500余人。全团种植沙棘面积已达五万余亩,成为全疆人工种植沙棘且连片成林面积最大的一块沙棘种植基地,该团种植的沙棘由于医用经济价值高、改善生态环境好,被当地人们形象的称为改善环境的生态树,职工致富的摇钱树、企业珍享的增效树。 巍巍的克孜山,金色的沙棘海,勤劳朴实的一七〇团人,依托资源优势,走出了一条沙棘综合高效发展的新路子,富民之路越走越宽广。党的二十大东风,开启了新的征程,激励着一七〇团职工群众迈出新步伐、创造新伟业。 |